最近,索普集团厂区上空,时常飞过一架无人机。它时而在空中盘旋,时而又飞越厂区一侧的江面。了解内情的人知道,这可不是一架普通无人机,而是集团刚刚购置的环保监控“大杀器”。利用热成像技术空中监控、发现各类环保异常,这架红外热成像无人机,正在成为索普的环保新“天眼”。
“利用无人机开展环境监控,是我们科技促环保的新尝试。”集团环安部负责人蒋利民说,传统的环境监测通常用点上监测结果,估算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。无人机视域广、机动性好、巡查范围大,可在十几层楼的高空,实时为区域环境提供第一手的监控实况。
蒋利民详细解释了“天眼”的“火眼金睛”。原来这架无人机搭载的红外热成像镜头,对温度的分辨精度可达0.5摄氏度。而工厂的废气、废水有没有经过处理,温度会不一样,排出后拍成的图像颜色就不同。“这些图像和数据会实时传输过来,我们看监测大屏便能判断出废气、废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。”
红外热成像无人机,只是构成索普“环保天眼”的一只眼睛。在集团应急指挥中心,一个超大屏幕的应急管理平台,接入了企业的所有视频监控和监测装置,环境监测、重大风险源、生产异常分析等数据实时在此集成。透过这个平台,索普把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、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面融合,实现了生产管控、环境风险预警和应急调度指挥一体化。
那么这个平台,到底连接了多少台设备?蒋利民介绍,目前索普厂区安装配置了视频监控700台、各类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报警仪47台、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3套……这些科技装备组成索普守护绿水蓝天的“环保天眼”,加上应急处置队、专职消防队、义务应急救援队、工艺处置专家组四支专业队伍,成功把企业的环境应急管理,从过去的事后响应推向如今的事前预防。
“这套‘环保天眼’加专业队伍的体系建成投用以来,我们对生产现场异味气体的管控能力已大大增强。通过发现异常及时处理,有效提升了空气环境质量,现在周边投诉已大幅减少。”蒋利民说。
构建“环保天眼”,也只是索普持续加大环保治理投入,以科技促环保、以环保促转型,打造绿色化工的一个缩影。
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作为地方国有企业,索普秉承‘创新求索、普惠民生’的企业使命,正视当前发展中面对的环境难题,一直坚持‘绿色化工’愿景,重视用‘绿色技术’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。”索普集团董事长胡宗贵介绍,这几年,索普践行“科技与自然共生”理念,把企业产业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、同步实施、同步发展,大力推动清洁生产、发展循环经济,力争走好绿色化工之路。
成绩有目共睹。自2014年出台《生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》,索普主动适应不断提升的污染排放标准,上马甲醇硫回收装置,有效解决“异味扰民”问题;开展热电脱硫脱硝除尘改造,实现烟气超低排放;改造升级后的废水排口,总磷、总氮污染源监控数据,实时同步上传至省生态环境监控平台并向社会公开……由此,企业及周边生态环境明显改善,环境信访数量明显减少。
胡宗贵透露,索普即将出台《生态环境提升行动计划(2019-2020年)》。根据这一计划,集团未来两年将投资大约5亿元,实施15个项目,用于产业升级、循环经济、水环境提升、废气治理、园区环境提升、智能化改造等五大工程建设和技术改造,努力打造生态友好、运行可靠、循环化水平高的绿色化工企业。